刊名:天天爱科学
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天天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SN:2095-3909
CN:10-1038/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97
期刊分类:科技科普
期刊热词: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初等教育,科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古生物学家,课堂教学,动物,奥林匹克,
作者|椰子树
野蛮生长到今天,微短剧开始逐步朝着精品化方向往前走。
事实上,早在被称为“微短剧元年”的2020年之前,抖音、快手及优爱腾等长短视频平台就已经展开了对这种短内容形态的布局。
短视频层面,快手的“快手小剧场”先后推出了不同的创作者合作计划,内容偏下沉、强情绪和网文感。而抖音方则更加注重“明星效应+精品制作”。
长视频层面,优酷推出“小剧场”频道,以单集时长15分钟以下的“迷你剧”成为主力阵营,内容渐趋精品化;爱奇艺最早则推出“竖屏控剧场”,开启分账模式,其微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在社交平台一度引起热议,后来将重心转到其推出的“随刻APP”。
腾讯在线视频则制作了爆款微剧《通灵妃》《摩玉玄奇》等作品。今年推出的短剧《大唐小吃货》,以“唐风+美食”的差异化内容,揽获高达1300万+的分账金额,成为全网首部破千万分账的微短剧,商业上收获巨大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中,还出现了微短剧《绝顶》制作团队的身影,这让微短剧和主流电视节活动产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交汇。
可以看到,在内容价值和商业价值两方面,微短剧生机无限。
基于用户需求而生的微短剧,如何在内容上反馈受众?
当短视频平台不断抢占用户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短视频追剧。平均几分钟一集的微短剧节奏快、情绪强,基于碎片化时间和使用场景,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用户诉求。微短剧也正因此大火。不过,虽出自于短视频平台,微短剧却不止于短视频,它的故事性、情节性开始越来越被放大。
在发展过程中,微短剧内容一度趋于同质化,观众对微短剧的认知也很长时间停留在“土嗨”、“Low”的刻板印象中,这主要是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中,强情绪、简单情节的东西更适合平台用户。
但现在无论长短视频平台都在谋求一定的转变,整个微短剧也向精品化、专业化迈进。例如,优酷的微短剧内容主打喜剧、话题,芒果TV偏甜宠,快手更爱都市、古装,各有侧重。但对于具有多元需求的受众来说,这让他们无法在单一的平台得到满足。
在这一点上,腾讯在线视频作为综合视频平台的头部玩家,其内容的多元化程度相对而言更能取悦受众。而“中视频短剧”作为腾讯在线视频的重要发展赛道,亦承袭了其多元化内容的气质。
在昨日结束的V视界大会上,腾讯在线视频发布了多部中视频短剧,内容涵盖了文化IP、漫改喜剧、现代刑侦、古装美食、奇幻治愈等,并规划进行全年分季式播出,通过喜剧季、国风季、互动季、武侠季等多个剧场化形式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并且腾讯在线视频利用这一逻辑,真正在和更多专业的影视公司和团队进行合作,把他们的中视频短剧作为专业化、精品化的“十分钟美学”来打造——提出了一种新的内容概念。在这十分钟左右里,内容的边界、影像的空间、技术的延展、受众的体验,都在被不断创新。
得益于过往积累下的制作能力和平台基因,腾讯在线视频在中视频短剧上的布局要比同行们多想了一步。另一方面,当微短剧朝着精专化发展,并作为广电总局备案的网络影视剧,其价值导向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目前,一些平台的微短剧作品中充斥着类似于并不被提倡的家庭伦理情节、浮夸消费情节等,这些的确可以吸引巨大的流量,只是用流量逻辑驱动微短剧发展并非长久之计,微短剧终究还是要回到内容逻辑上来考量。
相较而言,腾讯在线视频对于作品本身内容的驱动力则更为看重。比如互动剧《师傅》,让观众利用社交和互动产品能力体验第一视角的缉毒警察角色,可以“近身”体验亲身体会到正能量的主旨表达。还有一部瞄准了非遗文化的《瓦舍三部曲》,则是以傀儡戏、相扑、古彩戏法等文化元素作为剧情推动的核心。这些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内容价值也都体现了微短剧能够以内容逻辑为驱动,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提供正面的价值导向。
目前,不同的平台各有其内容优势,但微短剧作为一种更加靠近用户的内容形态,不仅要服务于影像介质、提供多元类型的内容,也需要传递一定的正面价值。这样,朝着精专化发展的微短剧,才能够真正回馈于受众。
文章来源:《天天爱科学》 网址: http://www.ttakx.cn/zonghexinwen/2022/0221/599.html
天天爱科学投稿 | 天天爱科学编辑部| 天天爱科学版面费 | 天天爱科学论文发表 | 天天爱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天天爱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