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天天爱科学
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天天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SN:2095-3909
CN:10-1038/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97
期刊分类:科技科普
期刊热词: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初等教育,科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古生物学家,课堂教学,动物,奥林匹克,
科学饮食、合理运动
个人要平衡好吃饭、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强度等。如果运动量等超出了个人的能力,肯定容易引起伤害。
【减重误区二】
腰围、体脂率检测等:腰部脂肪堆积过多的人即使体重指数正常,只要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那也是肥胖,称为中心型肥胖。
保持日常身体活动,并增加活动量。
本文转自:光明网
体重指数:国际通用的体重判断方法,另有国家卫生行业标准。
Q
对于18~64岁的成年人,除坚持4条总则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没有任何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等的人群如果要甩掉多余的脂肪,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在不影响能量需要的情况下,适当少吃一点。多做一些身体活动,甚至适度增加一些运动强度。
减少静态行为,每天保持身体活跃状态;
单纯肥胖无其他疾病的人群:
催吐和拉肚子都不属于正常代谢方式,通常情况下身体发生呕吐、腹泻都是机体健康异常的反应。
不吃饭就运动或过量运动
我们所说的主食,即米、面、杂粮、薯类等食物,是身体中重要的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建议坚持食物多样、合理搭配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减重误区一】
单纯靠节食、不吃主食、不吃晚饭来减肥,会导致营养失衡。长期不吃晚饭会破坏规律的进食习惯。进食间隔时间过长,也不利于人体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的供应。减重要在保证营养平衡的基础上,控制能量摄入量。
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
身体活动达到推荐量;
根据《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明确,人们每天的工作/学习、出行、家务、锻炼等四个方面的身体活动,都计入到一个人的身体活动总量。
很多人都喜欢在夏天减肥,但有时减肥心切却忽视了健康。
每周至少进行2天肌肉力量练习;
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重
《指南》中的4条总则,对各个人群都适用,包括:
先判断下自己是否需要减肥
采用催吐、吃药等极端方式
BMI=体重(㎏)/身高(㎡)。如果24≤BMI<28,就是超重,如果BMI≥28,就是肥胖。这是判断全身性肥胖的一个标准。
盲目减重
温馨提示
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者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
有其他疾病困扰的肥胖人群:
这样减重最科学
美食可以吃,但是不能过量,如果吃多了,就要用增加身体活动量的方式把多吃的能量消耗掉,不能靠吃后催吐或拉肚子的方式来减重。
安全地进行身体活动。
吃得好 动得巧
想要夏日减肥的你
有一些朋友为了减肥,喜欢不吃饭就运动。这个时候,要考虑下有多长时间没吃饭了?多大年龄?做什么形式的运动?会不会出现低血糖的危险?吃完饭马上运动也是不合理的,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四条准则要牢记:
怎样才算“胖”?
【减重误区三】
对夏天真的是又爱又恨啊,虽然天气很热每天没胃口,但是吃的少有助于减肥啊!我要抓住这个机会,努力减肥!
不吃主食、晚饭
小心以健康为代价
胖和不胖不能凭感觉来判断。不能只看体重或身高,体重过了百也不意味着胖。肥胖的判定有具体方法,如体重指数(BMI)、腰围等。
在实施减重计划时,应该去咨询专业医生,不要因为减重而影响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当然,如果一个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的肥胖患者能够科学减重,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是有帮助的。
文章来源:《天天爱科学》 网址: http://www.ttakx.cn/zonghexinwen/2022/0711/616.html
天天爱科学投稿 | 天天爱科学编辑部| 天天爱科学版面费 | 天天爱科学论文发表 | 天天爱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天天爱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